關閉
營造文明的交通環境
發表時間:2022-04-08來源:人民日報

  我國城市道路交通狀況復雜,加強交通文明建設、塑造良好出行環境受到社會各方廣泛關注。建設安全有序、文明和諧的交通環境是城市文明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全民道德素質和文明程度的體現。

  當前,我國城市交通狀況總體有序,這與交通管理部門推進交通文明建設密不可分。2017年至2020年,公安部、中央文明辦、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組織實施“城市道路交通文明暢通提升行動計劃”,積極開展了“一盔一帶”“禮讓斑馬線”等交通違法行為專項整治行動和“122交通安全日”“交通安全進學?!钡冉煌ㄎ拿餍麄鹘逃顒?,推動我國城市交通文明建設進入全民參與、深度普及的階段。

  營造文明的交通環境需要主管部門、全體交通參與者和社會各方共同努力。針對不同道路主體,我國各地推出了精準的交管措施。在行人交通文明建設方面,各地積極探索文明交通征信體系建設,形成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如南京市、深圳市將多次違法等行為納入個人征信系統。對騎行者的管理,重在提升其交通規則意識,如上海市、晉中市加強了對非機動車逆行、騎行接打電話、違法載人等行為的罰款與教育力度。在機動車文明建設方面,各地加大對“不禮讓行人”等現象的查處力度,努力弘揚“文明駕駛、不爭道搶行”的良好社會風尚。2018年至2020年期間,我國機動車交通事故數量逐年減少,非機動車交通事故數量增長逐漸減緩,反映出交通文明程度和人們的規則意識不斷提升。

  我國交通文明建設仍面臨一些痛點。一方面,由于執法難度大、文明駕駛意識不足等因素,不禮讓行人、隨意換道、搶道、鳴笛等不文明駕駛現象仍然存在。另一方面,隨著共享單車和電動車成為城市道路交通重要參與者,機動和非機動車混行條件下的交通治理難度加大,針對自行車、電動自行車、摩托車和三輪車的交通管理仍需完善。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簡稱道交法)對行人、乘車人、非機動車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關于道路通行規定的,處警告或者5元以上50元以下罰款,但執法強度、懲戒力度和警示教育效果均有待加強。

  目前,世界多數國家以“行人優先、汽車讓人”作為交通法規的基本原則。國外交通文明建設的主要經驗可歸納為兩方面:其一,加強對交通違法行為的懲戒力度;其二,培養交通參與者的規則意識。在日本,“路怒癥”駕駛員或處5年以下監禁,不禮讓行人的駕駛員或面臨3個月以下拘役。為增強行人的交通安全與文明意識,德國和美國的部分地區,把對行人闖紅燈的懲治與個人征信掛鉤;在新加坡,闖紅燈情節嚴重者將面臨監禁。

  針對日益多樣化的非機動車出行者,很多國家加快制定出臺相關規則。荷蘭、丹麥等國的慢行交通系統發展較為成熟,騎行交通規則隨之不斷完善,如規定騎行者不可手持電子設備騎行、超車須在左側、夜間騎行須開啟前后車燈等。

  交通文明建設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久久為功。按照完善立法、加強執法和注重宣傳三管齊下的交通文明建設思路,首先,要健全完善道路交通法律體系,確保有法可依、有據可循。應及時研判共享單車、共享電動車、共享汽車、自動駕駛汽車等新興業態對城市交通治理的影響,確保道交法及其實施條例與時俱進。其次,要探索更為高效的道路交通綜合行政執法體系,加大對違法、不文明交通行為的整治力度,切實規范交通參與者的行為。同時,要加強交通文明宣傳教育,培養全民的交通文明意識,營造文明出行的良好社會風尚。(北京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教授 姚恩建)

責任編輯:黨 建
【糾錯】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