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為什么要毫不動搖把公益性寫在醫療衛生事業的旗幟上?
發表時間:2021-10-09 來源:中國文明網

  根據黨中央要求,為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斷引向深入,中央宣傳部組織編寫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秵柎稹肪o跟實踐發展步伐,聚焦理論熱點難點,回應干部群眾關切,以問答體的形式全面系統闡述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大意義、科學體系、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內容通俗易懂、形式新穎活潑,是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指定學習材料,是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輔助讀物。

  中國文明網開設有聲書專欄,對全書7個板塊、100個問題進行連載,幫助廣大網友深刻領會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精神實質、核心要義、理論品格,不斷提高學習貫徹自覺性堅定性。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76)

  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嚴重威脅著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黨中央及時調集全國資源,開展大規模免費救治,從出生僅30多個小時的嬰兒到108歲的老人,不放棄任何一位患者。反觀西方一些標榜“人權”的國家,不僅老年患者被放棄治療,而且很多家庭無力承擔高昂治療費用,出現一幕幕生死相隔的悲劇。疫情之下,生死之間,為何反差會如此強烈?究其根源,與西方國家堅持資本至上、金錢優先的做法截然不同,我國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醫療衛生事業的公益屬性,不惜一切代價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無論社會發展到什么程度,我們都要毫不動搖把公益性寫在醫療衛生事業的旗幟上。

  衛生與健康事業涉及每個人的生命安全和千家萬戶的幸福安康,是一項極其崇高也非常特殊的事業。我們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我們國家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這就決定了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公益性。堅持公益性意味著要將政府投入重點用于基本醫療衛生服務,不斷完善制度、擴展服務、提高質量,讓廣大人民群眾就近享有公平可及、系統連續的預防、治療、康復、健康促進等健康服務。公益性是我們黨人民至上的執政理念和生命至上的價值追求的具體體現,是我國醫療衛生事業改革的基本原則,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與踐行。

  人民衛生為人民,我國始終堅持醫療衛生事業公益性方向。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堅持把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在農村,創建城鄉三級醫療預防保健網、農村合作醫療、“赤腳醫生”等初級衛生保健制度,注重發揮中醫藥“一根針、一把草”簡便驗廉的優勢,減輕群眾看病就醫負擔。廣泛開展群眾性愛國衛生運動,有效控制了寄生蟲病、烈性傳染病和地方病,消滅了天花等傳染病,我國人民健康水平不斷提高。1958年,毛澤東同志在得知江西余江縣消滅血吸蟲病之后,欣然寫下《七律二首·送瘟神》,用“六億神州盡舜堯”來歡呼人民醫療衛生事業取得的巨大成就。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醫療衛生事業在繼續堅持公益屬性的基礎上,用活市場機制,有效配置資源,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人民群眾快速增長的醫療衛生服務需求。為進一步解決人民群眾看病就醫問題,我國進行多輪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明確提出把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作為公共產品向全民提供,確立了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目標。

武漢對全市市民有序開展免費核酸檢測,充分彰顯了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公益性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明確了新時代黨的衛生健康工作方針,把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作為基本職責,把公益性貫穿醫療衛生事業全過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應該主要由政府負責保障,全體人民公平獲得。在以往工作的基礎上,我國用較短的時間建立起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基本醫療保障網,全面實施醫療救助制度,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公立醫院改革步伐明顯加快,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水平穩步提高,公共衛生整體實力和疾病防控能力上了一個大臺階。百姓就醫負擔明顯減輕,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得到有效緩解,超過80%的居民一刻鐘內能夠到達最近的醫療點;2019年個人衛生支出占衛生總費用比重下降至28.4%,為20多年來最低水平。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患者救治費用全部由國家承擔,54萬名湖北省和武漢市醫務人員,以及馳援湖北的346支國家醫療隊、4萬多名醫務人員,絕大部分來自公立醫院,充分證明政府主導、公益性主導、公立醫院主導的救治體系是取得抗疫斗爭重大戰略成果的重要保障。

  人民健康既是民生問題,也是社會政治問題。經濟要發展,健康要上去,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都離不開健康。如果人民健康水平低下,如果群眾患病得不到及時救助,如果疾病控制不力、傳染病流行,不僅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會受到重大影響,而且社會會付出沉重代價。不可否認,由于工業化、城鎮化、人口老齡化,以及疾病譜、生態環境、生活方式不斷變化,我國仍然面臨多重疾病威脅并存、多種健康影響因素交織的復雜局面。特別是衛生與健康服務資源總量不足、結構不合理、分布不均衡、基層服務能力薄弱等問題比較突出,深層次體制機制矛盾尚需破解。解決好這些問題尤其要牢牢把握公益性原則,決不能走全盤市場化、商業化的路子。

  發展衛生與健康事業,必須堅持公益性原則,發揮中醫藥和西醫藥相互補充協調發展的中國特色衛生健康發展模式的顯著優勢,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要發揮好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兜底功能,重視婦幼、老年人、殘疾人、流動人口、低收入人群、貧困人口等重點人群健康,健全重特大疾病醫療和救助制度。加快建立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處理好醫院和政府關系,落實好政府對公立醫院的投入政策,讓公立醫院輕裝上陣,不斷提高服務能力和運行效率。建立健全分級、分層、分流的傳染病等重大疫情救治機制,堅持防治結合、聯防聯控、群防群治,健全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堅持中西醫并重,著力推動中醫藥振興發展。抓好全民醫保制度建設,加快推動城鄉基本醫保整合,積極發展商業健康保險,解除全體人民的疾病醫療后顧之憂。

  習言習語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

  建設健康中國,既要靠醫療衛生服務的“小處方”,更要靠社會整體聯動的“大處方”,樹立大衛生、大健康的觀念,把以治病為中心轉變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關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過程。

責任編輯:劉朝靈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