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風區”的逆行者
發表時間:2023-05-24 來源:中國文明網

  “瑪依塔斯至老風口風區一線風力11到12級,陣風13級,需要提前做好各項防范工作?!甭犞娨暲锏奶鞖忸A報,李長青繃緊了神經。他駕駛車輛在管轄路段巡視了一遍,確認一切正常后才返回辦公室。

  李長青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城公路管理局額敏分局瑪依塔斯防風雪搶險基地副班長?,斠浪顾闹芏际巧?,氣流穿過山體間像喇叭口一樣的埡口后,會在“狹管效應”作用下形成10級以上大風,卷起地表積雪,引發“風吹雪”。這里是暴風雪災害區,每年8級以上大風天氣多達180天,被稱為“魔鬼風區”。

  

  新疆塔城公路管理局額敏分局瑪依塔斯防風雪搶險基地。圖片來源:新華社

  10多年來,李長青和隊友們成功營救遇險人員2萬余人,無一人傷亡。他逐漸成長為塔城公路管理局第3代勞模、瑪依塔斯防風雪搶險基地最年輕的副班長。

  勤學苦練,一股子“拼勁”

  塔城公路管理局額敏分局在201省道K44+800米處設置了瑪依塔斯防風雪搶險基地,負責除雪保通工作。這個搶險基地,對應的防風雪保交通搶險值班點多達10個。

  2011年秋,21歲的李長青考入塔城公路管理局額敏分局。不久,他被派到瑪依塔斯成為一名見習搶險機械駕駛員。

  李長青是幸運的,他的師傅巴圖散是塔城地區勞動模范。初出茅廬的李長青來到瑪依塔斯防風雪基地,對平地機、除雪機、裝甲車等機械一竅不通。師傅巴圖散十分耐心,手把手地教他如何操作,把自己十幾年的經驗技巧傳給了他。

  李長青認真地學,虛心請教,經歷了一個冬天的洗禮,他熟練地駕馭了除雪車,也熟悉了瑪依塔斯風區的每一公里路段,成為一名可以“獨立作戰”的搶險隊員。

工作中的李長青。圖片來源:中國交通在線

  學會開除雪車的李長青并不滿足,很快,他又學會了駕駛俗稱“兩頭忙”的裝載挖掘機?!皟深^忙”的操作與除雪車有著很大差異,李長青采取笨鳥先飛的方法,多請教、多學習、多實踐,靠著這股子“魔勁”,掌握了裝載挖掘機的操作要領。

  2014年,基地引進了大型挖掘機。面對這龐然大物,李長青很快熟悉并掌握了大型挖掘機的駕駛技能,他還在技能比武中多次獲得“兩頭忙”的頭銜和江鈴凱運自卸車操作第一名,也成為了最年輕的機械操作多面手。

  抗雪保暢通,“一個都不能少”

  提起瑪依塔斯路段,公路養護人員往往為之色變。

  瑪依塔斯防風雪搶險基地的隊員,每年在完成夏季繁重的養護工作后,11月初便來到基地駐守,一直到次年3月。

  這5個月里,瑪依塔斯的風雪從未停過。遇上惡劣天氣,沒有白天黑夜的概念,風雪就是命令,隨叫隨到。

在長時間搜尋被困旅客后,李長青回到駕駛室取暖。圖片來源:新華社

  天氣不好的時候,基地的救援電話不斷,有時一場救援行動可能持續20多個小時。李長青總是第一個沖進風區,連續十幾個小時與風雪搏斗。進進出出,帽子上、衣服上,雪化成水、水凍成冰,冰又化成水,再結成冰,又沾上雪,一層冰雪一層汗水,一層汗水凝結成一層冰。一次救援下來,李長青的衣服變得硬邦邦的,舉一下胳膊,袖子上的冰碴子都能往下掉……

  2021年1月22日晚,瑪依塔斯路段遭13級西風猛襲,地面雪夾著下的雪,被大風吹得漫天飛舞,能見度不足10米,途經的117名司乘人員滯困在風區。

  剛準備吃晚飯的李長青,得知消息立即放下碗筷,和同事開著除雪車上路。與風雪搏斗一夜,次日中午營救才結束。

由于長時間在寒風中搜尋被困旅客,李長青身上已全是冰碴。圖片來源:新華社

  為了“一個都不能少”的目標,工作10余年來,李長青與風雪為舞,與大路為伴,與車輛為友,先后參加防風雪保交通工作700多次,累計機械駕駛時長14000多個小時,累計救援旅客2萬余人。

  “我會繼續傳承老一輩公路人的精神,不拋棄、不放棄,用自己的努力為司乘人員、群眾‘拼’出一條安全的通道?!崩铋L青說。(來源:工人日報 記者:吳鐸思)

2022年第四季度

李長青入選“中國好人榜”

責任編輯:劉朝靈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