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永棚:尋鎢路上,不為繁華易匠心
發表時間:2023-02-17 來源:中國文明網

  在中國地質大學潛心學習7年,在江西省地質局工作9年,35歲的他一直投身地質找礦事業……他就是江西省地質局第十地質大隊副總工程師、自然資源調查院院長歐陽永棚。

歐陽永棚(右二)與項目組成員在野外交流。圖片來源:《中國青年》雜志

  不畏艱苦 扎根野外守初心

  “當時就想先去基層一線鍛煉一下,看看我到底適不適合野外這項工作?!?013年,歐陽永棚從中國地質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那時的他放棄了繼續深造的機會,也沒有像其他同學一樣選擇去大城市奮斗,而是來到了位于江西鷹潭的一個普通的地質基層單位——江西省地質局第十地質大隊。

  歐陽永棚才剛辦完報到手續不久,還來不及適應新環境,便被派往景德鎮浮梁縣的大山里,投身野外工作,白天參與地質填圖、剖面測量、鉆探編錄、槽探編錄等工作,晚上還要在燈下整理當天的資料,及時歸納總結區域和礦區成礦規律。

  跋山涉水、風餐露宿、日曬雨淋……野外地質工作極為艱苦,長年與荒野為伍,與寂寞為伴,這些都阻擋不了歐陽永棚前進的步伐。他主動堅守在朱溪野外一線從事地質工作,這一待便是5年。

  由于山上地形惡劣,有一次野外調查,歐陽永棚在攀爬過程中摔傷致腳骨骨折。行動不便的他,也絲毫不忘工作,利用在家養傷的時間完成了多項工作。當了解到項目驗收人手不夠時,還未痊愈的他不顧家人勸阻立即趕回項目部。

  無私奉獻、擔當作為,老一輩地質人的精神在歐陽永棚的血液里傳承?!坝捎诠ぷ鞅容^繁忙,性質又很特殊,很多時候顧不上家里,但他們都很支持理解我?!闭劶凹彝?,歐陽永棚言語里滿是愧疚。

  癡迷地質 擔當作為踐使命

  癡迷地質、癡迷找礦,歐陽永棚的這份初心始終不變,也深刻影響著身邊的同事。

  據同事回憶,2017年11月,已擔任地勘院副院長的歐陽永棚帶領他前往南京地調中心駐婺源項目基地學習交流。一次踏勘礦化異常點時,途經的一輛滿載大理巖碎石的卡車吸引了歐陽永棚的注意力,沒等大家反應過來,他便追了上去,與司機攀談起來?!霸蹅兛纯慈?,肯定會有新發現!”一會兒,他就興沖沖地返回跟大家說。于是,僅憑卡車司機幾句指引的話,歐陽永棚帶領大家在一景區附近的山頭上找到了“好東西”——一處規模較大的露采大理巖礦山。

  前往采場、推測巖體面積、找到礦山駐地、詢問地質情況……夜幕降臨歐陽永棚仍意猶未盡?!暗V癡,天色不早了,‘雞血’該收一收了!”直到同行的同事拍拍他的肩膀,他才意識到該下山了?;厝ズ笏懔ⅠR安排人員收集礦區周邊資料,為相關立項做好準備。

歐陽永棚與項目組年輕技術人員在一起探討。圖片來源:《中國青年》雜志

  歐陽永棚接任了自然資源調查院院長后,盡管已經成為了院領導,但他依然保持著身體力行的作風。每次地科院地質所的專家團隊來到江西,都會找歐陽永棚帶路踏勘。他對區域中的每一次礦點均了如指掌,不僅點位清晰,地質認識也十分深刻,讓同行專家嘆服不已。

  勤懇謙遜 吃苦耐勞創佳績

  地質隊員的生活枯燥且單一,很多人一年有超過200余天都在野外,與外界交流少之又少,普通地質青年從山里回到單位后都會尋求放松。但癡迷于學習的歐陽永棚與其他青年不同,不管夜晚加班到幾點,第二天都會堅持早起跑步、看書,從不放過一丁點學習時間。

  由于專業知識扎實,每當同事在知識面出現斷層或者礦物辨認出現爭議時,都會第一時間來請教歐陽永棚。謙遜的他在回答后總會加上一句:“這只是我個人的看法?!?/p>

  當同事全力主攻尋找目標礦種蹤跡時,歐陽永棚卻還給自己添加諸如礦區蝕變分帶、綠色蝕變礦物分類等研究。而這些研究也都成為了往后礦區找礦研究工作的重要基礎。

歐陽永棚(左)向老專家請教學習。圖片來源:《中國青年》雜志

  歐陽永棚參與發現了朱溪世界最大鎢礦床、彭澤陽家山中型釩礦床,把經多次勘查開發的一個朱溪淺部小銅礦探成了世界最大鎢(銅)礦床,現已探獲鎢資源量421.89萬噸,潛在經濟價值超千億元。

  正是歐陽永棚初心不忘、“癡”心不改,全院職工的干事積極性也空前高漲,最終換來了地質找礦和科研的碩果累累。

  用汗水詮釋敬業,用奉獻書寫青春,歐陽永棚用實際行動踐行著新時代地質人的初心使命。(來源:人民網 記者:李途遙)

2022年第四季度

歐陽永棚入選“中國好人榜”

責任編輯:劉朝靈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