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育種專家趙瑜:與農民為友,與麥田為伴
發表時間:2022-12-08來源:中國文明網

  趙瑜,1935年生于甘肅永登。1959年畢業于北京農業大學(現中國農業大學),著名小麥育種專家、楊凌職業技術學院研究員。懷揣“育種報國”的夢想,60多年潛心小麥育種,探索出了“少投入高命中率”小麥育種方法,先后培育出9個小麥品種。這些品種遍及黃淮麥區,累計推廣8000多萬畝,幫助農民實現增收50多億元。

趙瑜在查看小麥。資料圖片

  初春的陽光溫暖和煦,在楊凌職業技術學院位于陜西省扶風縣的豆村農場,大片麥地泛著鮮亮的綠色。正值小麥返青拔節期,趙瑜拿著小麥育種試驗記錄本,帶著幾名科研人員走在麥地里,一行一行,查看麥苗生長情況。

  “小麥在不同生長期都要記錄其發育情況。像這株匍匐的幼苗抗寒性就強,那株直立的幼苗抗寒性就差?!壁w瑜一邊觀察著麥苗生長情況,一邊對科研人員說。

  草帽下,黝黑的臉龐上滿是深深的皺紋,兩只眼睛十分明亮,一雙被麥芒劃過無數次的手輕撫著試驗田里的麥苗……如今已87歲的趙瑜,依然日復一日地照料著他培育的小麥新品種。60多年來,他先后培育出9個小麥品種。這些品種遍及黃淮麥區,累計推廣8000多萬畝,助農增收50多億元。

  “我下定決心,要一生扎根在這里”

  山區農村出生的趙瑜,從小就體驗過農民的艱辛,因此,學好知識投身農業的想法在他幼時的心靈扎下了根。

  趙瑜說:“兒時的記憶,是我后來從事農業科研的原動力?!?955年高中畢業時,盡管高考成績達到了清華、北大的錄取分數線,但他卻毅然報考了北京農業大學(現中國農業大學),立志學農。

  “我始終忘不了恩師、小麥育種專家蔡旭院士說的‘搞育種離不開土地和農民’這句話?!壁w瑜說,1959年,他本來可以選擇留校任教,在北京搞科研,但他真正想去的是田地里,于是主動申請到陜西省武功農業學校(現楊凌職業技術學院)工作,專心研究小麥育種。

  1965年,扶風縣豆村農場被劃為學校教學試驗用地,趙瑜趕緊帶著學生奔赴農場,準備開始小麥育種。去了才發現,除了大片的黃土地,只有幾間簡陋的土坯房和草棚。

  條件太過艱苦,有很多師生都先后離開了農場,只有趙瑜始終堅持,“這片土地位于關中平原西部腹地,地勢平坦,土質良好,正是耕種、試驗的好地方。我下定決心,要一生扎根在這里?!?/p>

趙瑜(左二)在觀察記錄小麥生長情況。史良琦 攝

  “保住試驗田就保住了種子”

  剛調到陜西省武功農業學校時,趙瑜發現,學校還不具備育種條件。1961年,他用教研組的一小片農作物標本地和育種實驗室里簡單的儀器設備,從零起步開始小麥育種工作。當年農作物標本地里只種了一些當地的小麥品種,他循著抗寒、抗病、耐旱、耐瘠、適應性廣等育種目標,做了9個雜交組合,采用系譜法選育。

  “那時他宿舍床底下、桌子上,紙箱里裝的、墻上掛的,不是種子袋就是還沒脫粒的麥穗?!敝v起那段歲月,學校退休教師、原豆村農場場長郭玉巍記憶猶新:不論是麥苗的拔節期、抽穗期,還是揚花期、結實期,趙瑜每天都精心管護試驗地里的每一個品種;即便有時外出,趙瑜一回來就會沖進試驗地,察看麥苗長勢;遇到雨天,打傘不便,他就戴著草帽披上塑料布,貓在田里工作。

趙瑜在查看小麥的冬季長勢。齊卉 攝

  功夫不負有心人。1969年,幾個穩定品系育成;1970年,趙瑜選出最優系,定名為“武農132”,并在農場大面積推廣。

  然而就在這時,農場被劃給了別的單位。趙瑜選育的育種苗都在農場試驗田,如果保不住,10年心血就白費了。

  趙瑜心急如焚,四處奔走協商。最終,對方同意60畝育種試驗田由趙瑜收割,其他小麥由其他單位收割。

  “保住試驗田就保住了種子!”多年后提及此事,趙瑜依然興奮不已。

  寒來暑往幾十年,身邊的同事換了一撥又一撥,只有趙瑜一直在那里?!拔滢r132”“武農99”“武農113”“武農148”相繼培育成功。

  這些優良小麥品種一進入市場,就廣受農民歡迎。陜西省武功縣涼馬村農民李歲定是趙瑜的“忠實粉絲”,凡是趙瑜培育出的品種,他都要種?!白詮姆N了武農系列小麥品種,我的收入一年比一年好,現在我們村大部分種的都是武農系列小麥品種?!崩顨q定說。

1975年,趙瑜(右三)為前來觀摩的農技人員介紹小麥育種試驗情況。資料圖片

  “‘交接棒’傳得穩,未來的飯碗才端得穩”

  1996年,到了退休年齡,趙瑜仍然一門心思撲在育種工作上。

  退休后的25年間,他又交出了一份優異的成績單——5個小麥品種通過審定:“武農986”越冬性好,田間綜合抗病性好,穗大粒多,2009年通過陜西省審定;“武農6號”矮稈抗倒,早熟、多抗、廣適,2019年通過陜西省審定;“武農66”早熟、抗病、優質、高產,2021年通過陜西省審定;“武農981”“武農988”屬大穗大粒優質高產品種,2021年6月通過國家審定后,劃定推廣區域為黃淮南片適應地區……

趙瑜的小麥試驗田。資料圖片

  為了改善趙瑜的工作生活條件,2012年,當地為其修建了一個院子,并購置了一些現代化設備,打了機井,給試驗田安裝了水肥一體化噴灌系統。趙瑜給這個院子取名“麥香苑”。

  “‘交接棒’傳得穩,未來的飯碗才端得穩?!壁w瑜經常對身邊的師生講。潛心研究的同時,他還特別關注學生的成才、后輩的成長。對每年到農場進行實踐教學的師生,他無論多忙多累都要精心指導,帶他們到試驗田里察看小麥長勢。

  楊凌職業技術學院校長王周鎖說:“為把小麥育種事業傳承下去,2021年,學校專門成立了趙瑜旱區作物(小麥)育種工程中心,組建了以博士生、科研骨干教師為主的育種團隊,從各方面給予大力支持?!?/p>

  對青年教師,趙瑜毫無保留地傳授自己多年積累的經驗?!霸S土地的60多年里,趙瑜始終不忘‘育種報國’,與農民為友,與麥田為伴,用平凡的堅守與執著,不斷取得新的突破?!睏盍杪殬I技術學院原黨委書記陳寧說。(記者龔仕建)

2022年第三季度

趙瑜入選“中國好人榜”

責任編輯:郭 雯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