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厚植文明沃土 遍開文明之花——云南省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綜述
發表時間:2022-06-26來源:云南日報

  ◆ 129個縣(市、區)實現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全覆蓋

  ◆ 各縣(市、區)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29個

  ◆ 鄉鎮(街道)建成文明實踐所1416個

  ◆ 行政村(社區)建成文明實踐站15374個

  ◆ 建成學雷鋒志愿服務站(點)16824個

  ◆ 建成云南省新時代文明實踐大數據中心

  ◆ 全省實名注冊志愿者697萬人

  ◆ 志愿服務隊4萬個

  ◆ 實施志愿服務項目33萬個

  ◆ 云南志愿服務獲中國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金獎8個、銀獎56個、銅獎58個

  云南省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從2018年起持續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經過3年多的探索實踐、深化拓展,全省實現129個縣(市、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全覆蓋。

  理論宣講送到田間地頭,文明新風吹遍村村寨寨,志愿服務活躍大街小巷……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成為宣傳群眾、教育群眾、引領群眾、服務群眾的堅強陣地。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文明實踐浸潤人心,志愿服務蔚然成風,云嶺大地遍開文明之花。

  實踐陣地拓展覆蓋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是宣傳思想工作守正創新、開拓新局的重要舉措,是盤活基層、打牢基礎的重要改革。云南省堅持高位推進、加強組織領導,上下聯動、協同推進此項工作。

  2018年,全國開始探索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云南省確立了安寧市等3個縣級市和昆明市等14個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同步進行探索實踐。

  2019年,呈貢區等20個縣(市、區)進入全國試點,全省同步確立了五華區等40個縣(市、區)開展省級試點,各州(市)在全國和省級試點之外的縣(市、區)也相繼開展了試點。

  2020年,云南省制定印發《云南省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工作測評體系(試行)》,全省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工作持續深化。

  2021年,按照中央辦公廳下發的《關于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意見》,全省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以點帶面全面鋪開,進一步深化拓展。

  目前,全省各縣(市、區)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29個、鄉鎮(街道)建成文明實踐所1416個、行政村(社區)建成文明實踐站15374個,實現中心、所、站全覆蓋。同時,在居民聚集區、公共服務設施、窗口單位、農村集市等建成學雷鋒志愿服務站(點)16824個。為提升文明實踐數智賦能,建成云南省新時代文明實踐大數據中心,聯通中國志愿服務網和103個縣(市、區)智慧云平臺。

  運行機制日趨完善

   云南省構建省級負總責、市級抓推進、縣級抓落實領導體制;各縣(市、區)黨委書記擔任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主任、志愿服務總隊總隊長,鄉鎮(街道)黨委書記擔任文明實踐所所長、志愿服務隊隊長,建立中心主任辦公會或聯席會議制度,省、州(市)黨委宣傳部基本建立掛點聯系和重點聯系縣制度,保障了工作有效推進。

  省級層面統籌文旅、生態環境、共青團、社科聯、婦聯、殘聯、紅十字會、老干部等行業資源、陣地資源、項目資源、志愿服務資源,形成了文明實踐和志愿服務合力。部分州(市)、縣(市、區)整合現有基層公共服務資源,在建立學習實踐科學理論、宣傳宣講黨的政策、培育踐行主流價值、豐富活躍文化生活、持續開展移風易俗五大平臺基礎上,形成“5+N”特色服務平臺,搭建文明實踐的大舞臺。

  文明實踐深入人心

  全省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始終把組織廣大黨員干部群眾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發揮貼近群眾的優勢,讓中心負責人開講第一堂宣講課,組織模范典型、身邊好人、各級干部、駐村隊員、“五老”人員、新鄉賢等作為宣傳宣講員,用“小話題”反映“大思想”,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著力弘揚文明風尚,各地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為陣地,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引導、實踐養成。通過評選“十星級文明戶”、好媳婦、好公婆、衛生庭院,設立“紅·黑”榜等,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傳播時代新風。通過倡導“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餐桌、移風易俗、破除陳規陋習,涵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在脫貧攻堅期間,貧困地區持續開展“自強、誠信、感恩”主題教育實踐活動,開展“脫貧感恩、幸福思源”教育活動,激發群眾戰貧困的奮斗精神;開展個人衛生、家庭衛生、公共衛生、健康飲食、自覺遵規守法“五大習慣養成行動”,把文明生活方式和健康理念傳入村村寨寨、家家戶戶。

  為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各地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正廣泛組織“永遠跟黨走”“強國復興有我”“我眼中的這十年”等群眾性主題活動,開展歌詠比賽、演講比賽、書畫展、知識競賽、民歌唱給黨等群眾性文化活動,在全社會厚植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情懷。站位全國看,云南省文明實踐有亮點。安寧市“流動書包”、會澤縣“為搬遷群眾解難題”入選中央文明辦《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工作方法100例》;呈貢區《綻放的花都 流動的文明》、會澤縣《情暖新城 惠澤萬家》、隆陽區辛街鄉《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領航》、安寧市《讓新時代文明實踐有“四氣”》、麒麟區《聚民心亮真心傳愛心暖人心》等五個典型經驗入選中央文明辦《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怎么干”》系列叢書。

  志愿服務蔚然成風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主體力量是志愿者,主要活動方式是志愿服務。云南省建立健全志愿服務體系和工作機制,逐步形成“點單、派單、接單、評單”志愿服務運行模式。目前,各縣(市、區)成立志愿服務總隊129支、8+N志愿服務隊10135支,全省實名注冊志愿者697萬人、志愿服務隊4萬個,實施志愿服務項目33萬個。

  群眾在哪里,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就延伸到哪里。近年來,全省上下廣泛開展“鄰里守望”“疫情防控”“交通協管”“春雨工程”“關愛山川河流”“我們的節日”“我為美麗添光彩”“關愛他人關愛社會關愛自然”等常態化志愿服務活動,文明實踐深入人心,志愿服務蔚然成風。

  在疫情防控大考中,志愿者成為服務群眾、服務民生的有生力量。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省各地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分批分類招募志愿者,組織開展“疫情防控一線黨旗飄”“文明健康·有你有我”“大清掃、大消毒”“志愿在線5+N溫暖服務”等志愿服務活動。全省疫情防控宣傳引導做到“三個全覆蓋”,即農村基層全覆蓋、民族地區全覆蓋、邊境一線全覆蓋。目前,在云南邊境一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仍然發揮著重要作用,組織志愿者在疫情防控、強邊固防一線忙碌著、奉獻著。

  “有時間做志愿者、有困難找志愿者”的理念深入人心。近年來,云南志愿服務榮獲中國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金獎8個、銀獎56個、銅獎58個;蒙自市“紅色小蜜蜂志愿宣講隊”榮獲2021年全國基層理論宣講先進集體;13名最美志愿者、13個最佳志愿服務組織、13個最佳志愿服務項目、13個最美志愿服務社區入選全國學雷鋒志愿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2名優秀志愿者榮獲“全國疫情防控最美志愿者”稱號。

  昆明市官渡區:“五社聯動”潤人心

官渡區東華路社區“三塊三”伙食團

  昆明市官渡區創新思路以“項目化”運作為抓手,廣泛推行“社區+社會組織+社工+社會資源+社區自治組織”聯動工作機制,引入30余家專業社會組織積極投身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工作,有效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讓新時代文明實踐在大街小巷更具價值導向、更富文化內涵、更有情感溫度。

  “社區文化節”讓群眾在參與中有獲得感。在鳳凰山社區,公租房(回遷房)住戶有近5萬人,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通過培育“原聚場”項目,組織開展親子手工、一小時文化課堂等活動100余場次,讓居民免費享受優質文化服務,增強其對社區的歸屬感和認同感。目前,官渡區各社區正按“一社一品”要求,精心打造文化節日,努力在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中,傳播思想、潤育人心。

  “三塊三愛心餐”讓老年人在家門口有幸福感。為有效解決社區老年人就餐問題,東華路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整合農貿市場、愛心企業等資源成立“三塊三”老年愛心食堂,12年來堅持以3.3元自助餐形式為轄區60歲以上老人提供午、晚餐,并組織開展智能家電使用培訓等活動,為老人提供全方位生活服務。目前,官渡區各社區紛紛建立老年幸福之家愛心食堂。

  “七彩小屋”讓隨遷兒童在城市中有歸屬感。官渡區在全省首家實施新時代文明實踐“七彩小屋”——關愛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示范項目工程,以“志愿服務+高校志愿者+社工”服務模式,加強對兒童的教育陪伴。目前,“七彩小屋”已建立服務陣地6個,覆蓋全區8個街道、6800余名隨遷兒童,先后組織2800余名志愿者開展活動760場次,有效解決隨遷兒童放學無人陪伴問題。該項目榮獲第四屆中國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銀獎。

  “紅色之聲”讓網紅青年人在宣講中有認同感。為滿足不同人群在線理論學習需求,官渡區聯合轄區芳華里青年創客之家組建“紅色之聲”網紅青年理論宣講直播隊伍。27名正能量網紅、創業者、基層工作者和社工運用網絡語言、流行新詞對理論政策進行宣講闡釋。目前,已開展直播宣講20余期,播放量超6000萬次。該項目榮獲云南省首屆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大賽金獎。

  德宏州瑞麗市:邊城閃耀“志愿紅”

瑞麗市新時代文明實踐胞波志愿服務隊開展抗疫服務活動

  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瑞麗市是我國西南最大的內陸口岸,有著“一寨兩國、一家兩國、一房兩國”等特殊邊情。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邊城瑞麗承受著鄰國疫情的強烈沖擊,面臨著大考。

  “堅決不讓疫情向內地擴散!”瑞麗人民堅守“為國守門、為國守邊”的信念,筑起了邊境疫情防控“長城”。截至目前,瑞麗市沒有發生持續性社區傳播,沒有一個病例死亡,沒有一個病例向內地擴散,受到了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的高度肯定。這份“高分答卷”中,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瑞麗戰“疫”,拼的是“黨員志愿者”,打贏“前沿攻堅戰”。瑞麗疫情發生后,全市公職人員的《請戰書》堆滿了疫情指揮部辦公室。黨員志愿者、醫務志愿者、政法志愿者、村社志愿者等7560名公職人員連夜進村入寨、進院入戶,拉網式排查、處置疫情,為后期做好全面抗疫工作贏得先機。

  瑞麗戰“疫”,靠的是“專職志愿者”,打贏“陣地運動戰”。疫情防控期間,急需醫療衛生、邊境管控、交通運輸、緬語翻譯、心理疏導等專業力量。一份《倡議書》,讓省內院校師生、行業同仁、退役軍人、鄉賢能人和華人華僑等7000余人匯集而來。他們穿戴著防護服、口罩和面屏在定點醫院對抗病毒,在邊境線與偷渡、走私的不法分子斗爭,在大雨中、泥路上運輸抗疫物資,在高中風險區開展緬語、傣語、景頗語宣傳和心理疏導。

  瑞麗戰“疫”,憑的是無數“熱心志愿者”,打贏“網格服務戰”。他們來自各行各業,逆行戰“疫”,組建了防疫宣傳隊、巾幗巡護隊、作物采收隊、“胞波”服務隊、愛國衛生隊。在卡口值守、物資供應、環境治理、農田勞作和老弱病殘貧關愛等網格工作中,在車站、廣場、商場、集市、酒店、賓館等人員密集地,都有他們忙碌的身影和溫暖的聲音,他們中涌現出了父子志愿者、母女志愿者、爺孫志愿者。

  “有困難找志愿者,有時間做志愿者”已成為瑞麗市的新風尚。目前,瑞麗市志愿者隊伍已達200余支,注冊志愿者約2.5萬人,占全市常住人口比例19%,累計服務時長約58.4萬小時,每天有近3000名志愿者在全市22個網格片區、554個小網格開展著志愿服務。

  普洱市思茅區:移風易俗樹新風

思茅區文化志愿者開展閱讀分享活動

  普洱市思茅區加強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依托“自治、德治、法治”村民“三治”委員會,全面探索農村基層新時代文明實踐和村民自治相融合的村莊治理模式。

  “殺年豬”、吃“殺豬飯”是思茅區群眾的傳統習俗。但近年來隨著物質水平的提升,一些地區攀比之風日漸盛行,大家比菜品、講排場,讓許多農戶有苦難言。思茅區倚象鎮干海子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將“革新殺豬飯”作為移風易俗的著力點,商定集中宰殺日期,排出村民小組各戶宰殺次序,限制規定菜單經濟標準,既尊重了傳統習俗,又避免了相互攀比。倚象鎮干海子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站長、黨總支書記李福紅說:“革新這一習俗,不僅減輕了農戶的經濟負擔,在集中幫工的過程中還加深了彼此之間的感情?!?/p>

  像干海子村一樣,思茅區各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指導各村(社區)將殯葬改革、孝老愛親、抵制早婚早育等移風易俗內容結合各村實際納入村規民約,破除陳規陋習,樹立風清氣正的文明新風尚。

  在思茅區南屏鎮整碗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以黨員志愿服務隊為引領,積極開展雜物亂堆亂放整治、畜禽糞污清理、糞池糞坑加蓋、“關雞拴狗”行動等活動,并制定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實施方案、考核辦法、垃圾清運保潔制度,建立健全農村人居環境管護長效機制。整碗村獲得了云南省“省級美麗鄉村”榮譽稱號。

  思茅區云仙鄉罵木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提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變廢為寶”的文明實踐模式,鼓勵各小組在環境整治過程中注重對農村竹匾、磚瓦、廢輪胎等各種廢棄雜物的再利用,因地制宜打造“蔬果庭院”“盆景庭院”“花樣庭院”等差異化特色精品庭院,有效實現垃圾減量,讓綠色、生態理念深入人心。

  思茅區倚象鎮踏清河村、魚塘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以制度為綱畫出“紅與黑”,從致富能力強、道德作風好、子女學習成績優的家庭分別評選出“能人榜”“善行榜”“優學榜”即“紅榜”張榜公示并予以通報表揚,對不良行為實行“黑榜”張榜公示并予以通報批評,引領文明新風尚。

  保山市隆陽區:服務群眾建陣地

隆陽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

  保山市隆陽區整合資源、創新載體,打造了融思想引領、道德教化、文化傳承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實現文明實踐工作全覆蓋,把文明之風融入群眾日常生活。

  選優位置搭建陣地。2019年12月,隆陽區被列為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省級試點縣后,經多方論證,最終決定選址保岫廣場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保岫廣場始建于1953年,位于保山中心城市核心區,是保山地標性建筑之一,具有濃厚的歷史韻味,一直以來都是市民群眾休閑、娛樂、健身的勝地。在此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實現了地理元素、歷史元素、文化元素等優勢資源的有效嫁接,讓群眾離文明更近。

  整合資源建強陣地。隆陽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成了“三廊五館一園”?!叭取笔侵噶暯叫聲r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宣傳長廊、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走廊、永昌文化走廊?!拔屦^”是指黨史館、好人館、非遺館、科技館、電影博物館。加上永昌文化創意孵化園及智慧書吧、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等18個功能場館,全部向群眾免費開放。中心成為既有理論宣講、文藝演出、干部培訓禮堂,又有文化文產展示、愛國主義教育熏陶、全民閱讀場地的多功能場所,每天進出人數在5000人次以上,成為市民和外來游客愛來的“打卡地”。

  發揮功能服務群眾。隆陽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舉辦“中國夢·勞動美——喜迎建黨百年紅色故事大家講”“唱支山歌給黨聽”“黨的創新理論我來講”“講好身邊的脫貧故事”等活動,實現節目演起來、群眾樂起來;打造“東河衛士”“五彩之家助我成長”“平安家園你我共建”等特色志愿服務項目,精準服務群眾。全區各所、站還組建了400多支志愿服務團隊,注冊志愿者36萬人,聚焦“一老一小”、殘疾人等重點服務人群,累計開展各類文明實踐活動4850余場,讓群眾真正得實惠、更滿意。

  群眾在哪里,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里。隆陽區全力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打造成群眾愿來愛來常來的陣地,傳播了新思想,弘揚了新風尚,達到了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的好效果。

  紅河州蒙自市:構筑平臺促就業

蒙自市文藝志愿者開展慰問演出

  構建服務平臺解決“找工作難”,搭起就業橋梁解決“務工技能難”,緩解后顧之憂解決“融入城市難”……蒙自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勞務服務分中心——建設者之家堅持以基層黨建引領文明實踐,建設“勞務供需、文明共建、民族融合”三個平臺,落實“就業、便民、志愿”三項服務,努力讓廣大務工者“有好找工作的獲得感、參與城市建設的榮譽感、他鄉即故鄉的歸屬感”,最終實現做幸?!俺鞘行轮魅恕钡哪繕?。

  蒙自市有外來務工人員10萬余人,占城市總人口的17%。自2019年10月蒙自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勞務服務分中心——建設者之家成立以來,由市人社局牽頭管理運營,聯合統籌市總工會、市婦聯、市司法局、市衛健局等單位及勞務公司、用工企業、技能培訓學校等社會資源,積極打造集勞動就業、便民服務、文明實踐為一體的綜合性平臺。

  工作中,勞務服務分中心聚焦來蒙務工人員、本地就業困難人員、失地農民等靈活就業群體,積極提供勞務、便民、權益保障、技能培訓等綜合性志愿服務,引導勞務中介、用工企業等入駐,利用大屏幕滾動發布企業用工信息,定期召開招聘會,幫助務工人員找到滿意的工作。

  為精準提供服務,勞務服務分中心以“四單”服務模式開展勞務志愿服務活動,通過收集、整理、調度,建立用工企業崗位資源清單、務工人員崗位需求清單及技能培訓清單,形成了由分中心結合資源清單和需求清單進行派單、用工企業和培訓志愿者接單、群眾評單的閉環機制,切實搭建起“就業橋梁”。

  找到工作“留下來”是第一步,幫助務工人員緩解生活后顧之憂、提升歸屬感,才能解決“融入城市難”問題。勞務服務分中心培育了“燕子筑巢”“小候鳥課堂”兩個志愿服務項目,通過招募志愿者開設“四點半課堂”“周末課堂”等服務,解決務工爸爸、媽媽無人照看孩子、不會輔導孩子的后顧之憂。

  截至目前,蒙自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勞務服務分中心現有登記用工企業3185家,提供崗位4.9萬余個,登記靈活就業人員4925人,已組織現場招聘會13場。(云南網記者 郎晶晶 瞿姝寧 鄧清文 李翕堅)

責任編輯:鄧 純雪
【糾錯】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